薪火相傳
關燈
小
中
大
薪火相傳
世家們如臨大敵。
可他們等呀等, 等到又一年秋收盡了,寒冬也過了,又一年的除夕夜宴也安然落幕了, 女帝也再無動作。
“莫非,是咱們多慮了?”
有人不確定地問。
“總歸小心駛得萬年船。”
另一人回。
早知眾人反應的鐘離婉,與湯法、周文在宣政殿裏毫不掩飾地嘲笑了他們一番,才慢悠悠打出下一張牌——
順寧九年,開朝第一天,鐘離婉便宣布, 要再設一場考試。
“時光如梭,這一眨眼的功夫, 義學都辦了五年之久, 第一批入學的孩童, 如今都長成大孩子了。”她端坐於龍椅之上, 說到那批孩子,神色溫柔得仿佛一個普通孩子的母親。“朕聽說,其中有些孩童, 天資著實過人。且他們年紀又小, 最大的, 至今不過十三歲。要是就這般回歸家中,等待他們的,或外出獨自找活,或幫著父母耕地做活,總歸是辛苦事。何況學問一途, 如逆水行舟, 不進則退。朕怕他們在家蹉跎一兩年,便會連這五年所學的也都忘了。豈非可惜?”
百官低垂著頭, 暗自交換著眼神,卻不肯接茬。
直覺告訴他們,女帝又要有大動作了,對他們而言還不是什麽好事。
他們的反應自然在鐘離婉意料之中,給了湯法一個眼色,後者便笑著道:“陛下說得是,那不知陛下,有何想法?”
“朕想在義學堂設下一場學業末考,擇五十名成績最優者來金陵城,入國子監,許其深造另外三年。”
“陛下。”陳禦史忍了又忍,終究按捺不住滿心的怒火,不顧同僚阻攔,毅然上前:“國子監為我大越武帝所創,百年來,只有從七品上的官宦子弟,與皇室宗親之後能以入學。陛下,尊卑有別,賤民始終是賤民,如何能與諸位公子,乃至未來的皇子在一處進學?這豈非,壞了千百年來的祖宗規矩,壞了綱常!”
殿中頓時陷入一片沈默。
鐘離婉定定地看著那年過半百,吹胡子瞪眼,一副義正嚴辭之態的老禦史,輕輕一笑,聲音卻冷得像塊冰:“賤民?看來陳禦史貴人多忘事,不記得我大越新法說什麽了?也忘記時曹等人,因何而死了?”
陳禦史一滯,僵硬地彌補:“老臣一時口誤……”
“一時口誤?”鐘離婉不依不饒:“看來陳禦史不覺得自己所說有錯,只認為自己用詞不當?”
陳禦史臉色微變,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女帝問話的方向:“陛下,老臣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朕明白你的意思。”鐘離婉壓根不給他開口的機會:“你也該明白朕的意思。大越新法既然不避權貴,不輕庶民,就說明,你等在朕眼中,皆為子民。朕殺時曹時宇父子倆的時候,也曾親口說過,百姓,便如同朕之親子。誰欺民,殺民,等同欺辱殺害朕之親子。既如此,他們為何不能入國子監,與世家子弟,一同進學?”
陳禦史嗤笑一聲:“陛下這麽說的話,那這些平民子弟入學以後,待遇是否同皇子一般,還要我世家子弟,與他們見禮不成?”
“難道諸位愛卿,當初在朕的先皇兄面前,也是時時執臣下禮,行大禮不成?”鐘離婉反問。
陳禦史一哽。
大越自詡禮儀之邦,各種禮數面面俱到,眾人最常掛在嘴邊用作寒暄的話,便是‘禮不可廢’。
然而眾世家地位超然,除了在皇帝與已定的儲君太子面前,會執臣下禮外,對尋常皇子,通常只做拱手等常禮。
原也是為了分出嫡庶之別,以區分儲君及其他皇子之用。
卻被鐘離婉拿來用在此處辯論。
陳禦史很想罵一句,真真是個女人,胡攪蠻纏!
但他不敢。
只能眼睜睜看著鐘離婉嘴角輕揚,繼續說道:“況且朕聽說在國子監中,只以每月一考的成績論資排輩,分當月座次。建立國子監的劉大儒更是親口說過一句話:學識面前,沒有皇子與世家子之分,除了師長,就都是學子。那朕選擇五十名最優秀的學子入國子監,與所有人一並讀聖賢書,又有何錯之?莫不是,眾愛卿怕自家出身名門,自幼有名師教導的孩子,會在月考中敗給這些平民子弟,屈尊於後?”
陳禦史張了張口,欲言又止。
裴顯暗暗嘆了口氣,自古君臣之間,不是東風壓倒西風,就是西風壓倒東風。女帝氣勢越盛,天威日益隆重,在她之下的朝臣們越是順從。任何一點與女帝相悖的想法,通常能不說,便不說。若要說,除非為民著想,言之有物。再不然,就得字字斟酌,小心謹慎。
久而久之,越來越少人敢質疑女帝的決策。
就好比眼下,竟無一人看出,女帝這番動作背後的含義!
裴顯知道,自己不得不站出來了:“啟稟陛下,國子監一直是為國育才之地,皇子也好,世家子也罷,在其中多年所學,皆為治國良策。即便陛下用科舉,取代舉薦制,但過去的兩屆科舉中,脫穎而出的諸多學子,皆是國子監裏出來的。陛下愛民如子,不忍平民子弟中天資聰穎者泯然眾人,至仁至善,微臣感佩。且恕微臣鬥膽,敢問陛下,若是讓這些孩子入國子監,深造三年以後,又該如何安置其去處,才能不叫舊事重演呢?難道陛下還能再造一間學堂,讓他們修習三年又三年?”
抑或是,幹脆叫平民子弟,也參與科舉,正大光明地入朝堂來,與他們共議朝政?
後面的揣測裴顯沒有明說,但朝堂上個個都是人精,被他這麽一提點,統統回過味來。
當即便有數人臉色微變,想都不想地擡頭緊緊盯著鐘離婉看。
可謂反應劇烈。
鐘離婉並未退縮,認真地將所有人反應看了一遍,記在心裏。
“裴卿懂朕。”她故意慢悠悠地說,眼見眾人愈發如臨大敵,才捂嘴輕笑一聲,改口:“所以朕想趁此機會,再立一座學府。諸卿可知,民間百藝,如何相傳?”
眾人面面相覷,幹脆靜候下文:“懇請陛下解惑。”
“師授徒,父傳子,代代相授。小至市井中一鍋湯,大至活人白骨之醫術,皆是如此。”
“自古家業難興更難守,如有能庇佑子孫後代的良方巧技,眾人自當看重,視作傳承。此為人之常情。可惜也有許多人,敝帚自珍。眾卿可知,在民間,哪怕是一簡單木工,傳承之上,也有許多講究?”
“父母若想孩子學一手藝養活自個兒,就要備下厚禮送給師傅,若師傅看得上,便收做學徒。可那學徒也必須要給師傅當牛做馬十來年,吃苦受罪,才能學會一星半點的本事。也有那黑心的,人前承諾要待學徒如親子,人後卻將孩子視如仆從,肆意打罵□□,還不教真本事。”
“眾卿可知,古往今來多少能媲美天工造物般的技藝,因無人可傳,而埋沒於黑暗之中,再也不見天日?”
有些人依舊不為所動,有些人卻若有所思。
裴顯則半信半疑:“那陛下想要建的這間學府,是為了……”
“傳承!”
鐘離婉用她一貫溫柔而堅定的聲音道:“五年義學,足夠為所有孩童打下識字的基礎。朕想辦此學府,重金聘請民間各等藝技大師,將他們的手藝,傳承下去。”
“木工、農耕、煉鐵、醫藥,繡工,織藝,民間百藝,只要孩子們想學,都可以在此學府中,跟最好的老師學。如此,方可做到真正的薪火相傳,代代不熄。”
一字一句,斬釘截鐵。
真正見過底層眾生模樣的,如湯法等朝臣,不由自主地面露向往之色,雙眼也跟著濕潤。
“若此事能成。”湯法聲音輕顫:“百行千業大盛,千古盛世亦將能現於我等眼前。”
“那些終究是身後功名。”鐘離婉覺得,這些年來,能助她青史留名的功業與政績,已經足夠多了,真沒必要再整些冠冕堂皇的理由,求什麽仁君、明君之名。
便道:“朕也有私心。朕的巧奪天工閣,有不少能工巧匠,都到了知天命之年。朕如何忍心再讓他們鞠躬盡瘁?總要費點心思,為他們覓些弟子,助他們將本事傳承下去的。”
方才還深陷於她仁君胸懷,感動得無以覆加的眾臣:……
姜響低頭抿嘴笑,不愧是陛下,工匠們在天工閣效命多年,盡心竭力。陛下卻惦記著,要將他們的本事永永遠遠留下,讓那點子香火,永盛不息。
裴顯則斂去苦笑,躬身行禮,承認:“總歸是利民之舉,陛下深謀遠慮,心懷天下。臣等,遠遠不及。此事,全憑陛下吩咐就是。”
方才那一番發人深省的話裏,女帝再一次將自己與萬民緊緊綁到了一起。
既然她所思所慮皆為社稷,為民生,為大局。
而非劍指世家與世家所代表的勢力。
他們就再無立場與資格去否定。
他這一低頭,便是以他為首的所有世家的低頭。
又下一城的鐘離婉心安理得地受了他的禮。
鐘離婉決定給這座她寄予厚望的學府,取名為百藝堂,好聽易懂。
至於此府學選址於何處,又要如何落成,就由作為天工閣閣主的周文,與工部汪策、戶部姜響一並負責。
國子監向來隸屬於集賢殿,是湯法負責的部門,那義學堂歲末考核,那五十人的選拔也該由湯法全權負責。
分配好差事,今日朝會就到了尾聲,就在小龐子提氣,準備吼出退朝二字之時,殿外一道急促吶喊如驚雷般響起,由遠至近:
“報!九百裏加急!”
一人背插雙旗,蓬頭垢面地奔了進來,叩拜於地,哭喊道:
“金人攻破鎮北關,言回老將軍戰死,十萬大軍全軍覆沒!幽州城落入金人之手,城中百姓慘遭屠戮!懇請陛下,派兵馳援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世家們如臨大敵。
可他們等呀等, 等到又一年秋收盡了,寒冬也過了,又一年的除夕夜宴也安然落幕了, 女帝也再無動作。
“莫非,是咱們多慮了?”
有人不確定地問。
“總歸小心駛得萬年船。”
另一人回。
早知眾人反應的鐘離婉,與湯法、周文在宣政殿裏毫不掩飾地嘲笑了他們一番,才慢悠悠打出下一張牌——
順寧九年,開朝第一天,鐘離婉便宣布, 要再設一場考試。
“時光如梭,這一眨眼的功夫, 義學都辦了五年之久, 第一批入學的孩童, 如今都長成大孩子了。”她端坐於龍椅之上, 說到那批孩子,神色溫柔得仿佛一個普通孩子的母親。“朕聽說,其中有些孩童, 天資著實過人。且他們年紀又小, 最大的, 至今不過十三歲。要是就這般回歸家中,等待他們的,或外出獨自找活,或幫著父母耕地做活,總歸是辛苦事。何況學問一途, 如逆水行舟, 不進則退。朕怕他們在家蹉跎一兩年,便會連這五年所學的也都忘了。豈非可惜?”
百官低垂著頭, 暗自交換著眼神,卻不肯接茬。
直覺告訴他們,女帝又要有大動作了,對他們而言還不是什麽好事。
他們的反應自然在鐘離婉意料之中,給了湯法一個眼色,後者便笑著道:“陛下說得是,那不知陛下,有何想法?”
“朕想在義學堂設下一場學業末考,擇五十名成績最優者來金陵城,入國子監,許其深造另外三年。”
“陛下。”陳禦史忍了又忍,終究按捺不住滿心的怒火,不顧同僚阻攔,毅然上前:“國子監為我大越武帝所創,百年來,只有從七品上的官宦子弟,與皇室宗親之後能以入學。陛下,尊卑有別,賤民始終是賤民,如何能與諸位公子,乃至未來的皇子在一處進學?這豈非,壞了千百年來的祖宗規矩,壞了綱常!”
殿中頓時陷入一片沈默。
鐘離婉定定地看著那年過半百,吹胡子瞪眼,一副義正嚴辭之態的老禦史,輕輕一笑,聲音卻冷得像塊冰:“賤民?看來陳禦史貴人多忘事,不記得我大越新法說什麽了?也忘記時曹等人,因何而死了?”
陳禦史一滯,僵硬地彌補:“老臣一時口誤……”
“一時口誤?”鐘離婉不依不饒:“看來陳禦史不覺得自己所說有錯,只認為自己用詞不當?”
陳禦史臉色微變,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女帝問話的方向:“陛下,老臣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朕明白你的意思。”鐘離婉壓根不給他開口的機會:“你也該明白朕的意思。大越新法既然不避權貴,不輕庶民,就說明,你等在朕眼中,皆為子民。朕殺時曹時宇父子倆的時候,也曾親口說過,百姓,便如同朕之親子。誰欺民,殺民,等同欺辱殺害朕之親子。既如此,他們為何不能入國子監,與世家子弟,一同進學?”
陳禦史嗤笑一聲:“陛下這麽說的話,那這些平民子弟入學以後,待遇是否同皇子一般,還要我世家子弟,與他們見禮不成?”
“難道諸位愛卿,當初在朕的先皇兄面前,也是時時執臣下禮,行大禮不成?”鐘離婉反問。
陳禦史一哽。
大越自詡禮儀之邦,各種禮數面面俱到,眾人最常掛在嘴邊用作寒暄的話,便是‘禮不可廢’。
然而眾世家地位超然,除了在皇帝與已定的儲君太子面前,會執臣下禮外,對尋常皇子,通常只做拱手等常禮。
原也是為了分出嫡庶之別,以區分儲君及其他皇子之用。
卻被鐘離婉拿來用在此處辯論。
陳禦史很想罵一句,真真是個女人,胡攪蠻纏!
但他不敢。
只能眼睜睜看著鐘離婉嘴角輕揚,繼續說道:“況且朕聽說在國子監中,只以每月一考的成績論資排輩,分當月座次。建立國子監的劉大儒更是親口說過一句話:學識面前,沒有皇子與世家子之分,除了師長,就都是學子。那朕選擇五十名最優秀的學子入國子監,與所有人一並讀聖賢書,又有何錯之?莫不是,眾愛卿怕自家出身名門,自幼有名師教導的孩子,會在月考中敗給這些平民子弟,屈尊於後?”
陳禦史張了張口,欲言又止。
裴顯暗暗嘆了口氣,自古君臣之間,不是東風壓倒西風,就是西風壓倒東風。女帝氣勢越盛,天威日益隆重,在她之下的朝臣們越是順從。任何一點與女帝相悖的想法,通常能不說,便不說。若要說,除非為民著想,言之有物。再不然,就得字字斟酌,小心謹慎。
久而久之,越來越少人敢質疑女帝的決策。
就好比眼下,竟無一人看出,女帝這番動作背後的含義!
裴顯知道,自己不得不站出來了:“啟稟陛下,國子監一直是為國育才之地,皇子也好,世家子也罷,在其中多年所學,皆為治國良策。即便陛下用科舉,取代舉薦制,但過去的兩屆科舉中,脫穎而出的諸多學子,皆是國子監裏出來的。陛下愛民如子,不忍平民子弟中天資聰穎者泯然眾人,至仁至善,微臣感佩。且恕微臣鬥膽,敢問陛下,若是讓這些孩子入國子監,深造三年以後,又該如何安置其去處,才能不叫舊事重演呢?難道陛下還能再造一間學堂,讓他們修習三年又三年?”
抑或是,幹脆叫平民子弟,也參與科舉,正大光明地入朝堂來,與他們共議朝政?
後面的揣測裴顯沒有明說,但朝堂上個個都是人精,被他這麽一提點,統統回過味來。
當即便有數人臉色微變,想都不想地擡頭緊緊盯著鐘離婉看。
可謂反應劇烈。
鐘離婉並未退縮,認真地將所有人反應看了一遍,記在心裏。
“裴卿懂朕。”她故意慢悠悠地說,眼見眾人愈發如臨大敵,才捂嘴輕笑一聲,改口:“所以朕想趁此機會,再立一座學府。諸卿可知,民間百藝,如何相傳?”
眾人面面相覷,幹脆靜候下文:“懇請陛下解惑。”
“師授徒,父傳子,代代相授。小至市井中一鍋湯,大至活人白骨之醫術,皆是如此。”
“自古家業難興更難守,如有能庇佑子孫後代的良方巧技,眾人自當看重,視作傳承。此為人之常情。可惜也有許多人,敝帚自珍。眾卿可知,在民間,哪怕是一簡單木工,傳承之上,也有許多講究?”
“父母若想孩子學一手藝養活自個兒,就要備下厚禮送給師傅,若師傅看得上,便收做學徒。可那學徒也必須要給師傅當牛做馬十來年,吃苦受罪,才能學會一星半點的本事。也有那黑心的,人前承諾要待學徒如親子,人後卻將孩子視如仆從,肆意打罵□□,還不教真本事。”
“眾卿可知,古往今來多少能媲美天工造物般的技藝,因無人可傳,而埋沒於黑暗之中,再也不見天日?”
有些人依舊不為所動,有些人卻若有所思。
裴顯則半信半疑:“那陛下想要建的這間學府,是為了……”
“傳承!”
鐘離婉用她一貫溫柔而堅定的聲音道:“五年義學,足夠為所有孩童打下識字的基礎。朕想辦此學府,重金聘請民間各等藝技大師,將他們的手藝,傳承下去。”
“木工、農耕、煉鐵、醫藥,繡工,織藝,民間百藝,只要孩子們想學,都可以在此學府中,跟最好的老師學。如此,方可做到真正的薪火相傳,代代不熄。”
一字一句,斬釘截鐵。
真正見過底層眾生模樣的,如湯法等朝臣,不由自主地面露向往之色,雙眼也跟著濕潤。
“若此事能成。”湯法聲音輕顫:“百行千業大盛,千古盛世亦將能現於我等眼前。”
“那些終究是身後功名。”鐘離婉覺得,這些年來,能助她青史留名的功業與政績,已經足夠多了,真沒必要再整些冠冕堂皇的理由,求什麽仁君、明君之名。
便道:“朕也有私心。朕的巧奪天工閣,有不少能工巧匠,都到了知天命之年。朕如何忍心再讓他們鞠躬盡瘁?總要費點心思,為他們覓些弟子,助他們將本事傳承下去的。”
方才還深陷於她仁君胸懷,感動得無以覆加的眾臣:……
姜響低頭抿嘴笑,不愧是陛下,工匠們在天工閣效命多年,盡心竭力。陛下卻惦記著,要將他們的本事永永遠遠留下,讓那點子香火,永盛不息。
裴顯則斂去苦笑,躬身行禮,承認:“總歸是利民之舉,陛下深謀遠慮,心懷天下。臣等,遠遠不及。此事,全憑陛下吩咐就是。”
方才那一番發人深省的話裏,女帝再一次將自己與萬民緊緊綁到了一起。
既然她所思所慮皆為社稷,為民生,為大局。
而非劍指世家與世家所代表的勢力。
他們就再無立場與資格去否定。
他這一低頭,便是以他為首的所有世家的低頭。
又下一城的鐘離婉心安理得地受了他的禮。
鐘離婉決定給這座她寄予厚望的學府,取名為百藝堂,好聽易懂。
至於此府學選址於何處,又要如何落成,就由作為天工閣閣主的周文,與工部汪策、戶部姜響一並負責。
國子監向來隸屬於集賢殿,是湯法負責的部門,那義學堂歲末考核,那五十人的選拔也該由湯法全權負責。
分配好差事,今日朝會就到了尾聲,就在小龐子提氣,準備吼出退朝二字之時,殿外一道急促吶喊如驚雷般響起,由遠至近:
“報!九百裏加急!”
一人背插雙旗,蓬頭垢面地奔了進來,叩拜於地,哭喊道:
“金人攻破鎮北關,言回老將軍戰死,十萬大軍全軍覆沒!幽州城落入金人之手,城中百姓慘遭屠戮!懇請陛下,派兵馳援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